指数基金什么意思?
基金有各种类型,其中一种称为指数基金(Index Fund)。 简单说,指数就是一帮商人或企业家搞出来的,用来衡量市场行情变化的工具。因为商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然后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并有规律的进行买卖,从而赚取差价。于是他们发明了指数这样的概念,并在后面不断的完善和修改指标和参数。
我们常用的沪深300指数就是用300只在上海、深圳上市的个股组成样本空间,再根据数学原理计算得到的一个数值,反映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总体表现。而中证500指数则是把沪市市值排行榜靠前的1000名删除后,从剩下的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选出的500家构成样本空间,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另一个数值,反映的是A股市场中小市值公司股票的整体价格水平。 而指数基金就是在指数的基础上构建的基金产品,它跟踪指数的收益变化,并尽量复制它的走势。因此又称为指数型投资基金。
在国内市场上,目前指数基金主要是指被动管理的股票基金,这类基金一般费用较低,管理比较简单,适合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在国外市场,指数基金除了可以购买股票,还可以购买债券甚至衍生品等。由于国内债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尚未看到专门投资债券的指数基金。但是我们可以展望一下,随着国内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出现投资债券的“指数基金”也是大有希望的。 最后需要提一下,并不是所有的指数基金都可以随时买进卖出,例如国外市场上有的指数基金是一揽子合同,在特定的阶段才能够实现申购赎回。这也是与国内基金所不同的。
指数基金,指的是追踪特定指数变化的基金,比如上证50指数基金就是追踪上证50指数涨跌幅的基金,如果上证50指数涨5%,一般情况下,上证50指数基金也会涨5%。指数基金分为ETF指数基金和LOF指数基金,他们的区别就是ETF指数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涨跌幅会受二级市场的影响,LOF指数基金只可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 ,价格不会偏离基金净值上下浮动。
基金指数
指数基金的优势
指数基金的优势主要有三个:一是费用低廉。一方面,由于指数基金不用频繁变动投资组合,只需根据指数成分股的变动而调整投资组合,交易的次数较少,支付的交易佣金也少,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指数基金省去了大量的研究费用和交易费用,管理费也低于一般基金。二是风险较小。与主动管理型基金集中投资于那些管理人认为具有上涨潜力的股票不同,指数基金投资于指数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分股,遵循的是分散化的投资理念,风险较低,尤其是非系统性风险较低。三是适合长期投资。指数基金适合于长期投资,在长期内能够满足养老金、社保基金等稳定性收益要求。例如,国外很多指数基金的目标回报率仅为“战胜通胀率+3%”。
指数基金的劣势
指数基金的优势和劣势均来源于其被动管理的特性,而被动管理的最大缺陷就是灵活性不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往往失去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例如,随着市场风格和热点的转换,当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某些指数成分股明显会强(弱)于指数时,指数基金无法根据自己的判断主动回避相对弱势的板块以及调出弱势的成分股;当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非指数成分股明显会强于指数时,指数基金也无法根据自己的判断主动配置相对强势的板块以及配置强势的非指数股。
指数基金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一方面,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型基金,管理的目标并不是要超越指数,而是要达到该指数的表现,非常适合作为长期投资的标的。另一方面,尽管指数化投资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但通常也不会大幅跑输指数。因此,特别适合那些风险承受力和风险厌恶程度较低的投资者,如退休人员。对于那些在二级市场投资经验不足、风险承受力较差或没有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于指数化基金,也可以省去挑选股票型基金过程中的诸多烦恼,并在长期投资中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