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为什么没?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十二生肖并不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它是世界范围的民间文化现象。在希腊神话、印度史诗以及北美印第安人的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 这种制度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查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属于古代东方国家所具有的宗教观念。
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十二生肖最古老的记载是在东汉蔡邕撰写的《独断》中。而在世界别的地区这方面的记载要更早一些。比如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古列一世东征时留下的碑文就有提及十二生肖。至于原因可能是这样的习俗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在亚洲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居民中形成了。有证据显示,可能来自于中亚的游牧民族把这一习俗带到了欧洲,从而影响了欧洲的文明。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第一,十二生肖是一种古老的西方文化遗存;第二,这种制度起源于亚洲西部或者地中海东部;第三,它传入我国的时间不晚于东汉。 而“子鼠、丑牛”等称呼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所以这些动物并没有被排除在古代十二辰之外。(见《周礼·夏官·考工记》)而十二生肖被排除在外则应该是在汉代。 至于题主所提到的“以十二属象配十二时辰,每时钟响,对应一兽,每昼一夜,周而复始”更是没有根据。首先并非每个民族的十二生肖都是固定不变的。就拿我国的藏族来说,他们的十二生肖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龙、蛇、马(午)、羊(未)、猴、鸡、狗、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