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企业内在价值?
孙磊最佳答案
如果仅从公司股票市场价格角度考虑,计算公司价值相对简单,但如果不考虑现金流的风险和期限,单纯按照股票价格来计算企业价值显然是不正确的。 在综合考虑风险的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公司价值: 其中,P表示公司的价值;EPS表示每股收益;D表示每股现金股利;n表示期望的资金流动性时间(即以年度为基础的投资回收期);r表示资金的市场利率;t表示所得税税率;VIF代表行业的平均预期回报率。 以上公式中,每股收益、每股现金股利和行业平均预期回报率容易获得,最难的是确定资金的流动性和市场利率。
1. 流动性的确定 我们一般根据公司历史数据来估计未来资金的流动性,假设公司在t=0时的债务余额为D0,t年后的债务满足如下方程: D_t = D_0 \exp(-\lambda t) \\ 如果企业以现金流形式偿还借贷的本金和利息,那么每年用于支付债务本息的费用相当于债务总额的1%,则债务本息的现值等于负债总额,上述等式可进一步写成 P_t = D_0\\
2. 市场利率的确定 市场利率反映的是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基准利率,然后再基于这个基准利率确定各期限利率。 市场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理论上最合适的基组利率应该是最优期限国债的收益率。但考虑到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且市场参与者不够成熟,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方法来确定基准利率: 根据基准利率的不同,我们将资金的时间价值划分成若干期限区间,每个期限区间的利率均不相同,而不同期限区间的利率能够很好地拟合一条曲线。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已知的数据点,比如t=1年的市场利率,t=5年的市场利率,来估计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进而得到整个曲线上所有的利率。
任何企业或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用该企业或资产的预期未来现金流,用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根据上述思路,确定企业价值评估中企业自由现金流、股权自由现金流等作为评估参数的预测指标,以及资本成本、风险报酬率、终值增长率等评估参数的具体方法,在原理上应符合上述思路。
1、关于“预期未来”。“预期未来”指企业或资产的存续期,即该企业或资产预计可以存在的期限。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其存续期的期限是不确定或者不可预知的,但只要企业的实际存续期有现金净流量产生,就应当计算该存续期的现金净流量。理论上应按年预期现金净流量,或者按月预期现金净流量,但考虑到评估实践中无法作过于长期和精确的预测,在不影响价值量级别合理性的前提下,可按年计算前五年有关指标的预测值,第六年及以后年度可以按稳定状态计算。
2、关于“未来现金流”。现金流是一定时间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未来现金流”指以未来时间为起点的现金流量。在价值评估中,一般以预计“未来现金流”的净额作为评估参数,即“未来现金流净额(流量)”。由于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通常假定评估对象在存续期的未来年度持续经营和产生现金流量,所以,通常采用的“未来现金流净额(流量)”指标为“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通常应当以经审计后的被评估企业前若干年的实际净现金流量统计值为基础进行分析预测。
3、关于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风险一般分为市场风险、非市场风险、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等等。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一般可以通过投资组合得以消除,因此,通常仅考虑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通过资本市场得以体现。因此,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通常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其风险报酬率,并以税前的债务资本成本与按风险报酬率确定的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值作为与“其风险相匹配的贴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