龀牙什么生肖?
“龀”字在甲骨文中像婴儿脱掉乳齿、长出恒齿的样子,因此是“儿童换齿”的意思; 引申为“更换”“变易”“改变”等等。《说文》中讲到:“龀,儿童换齿也。从齿,辛声。”“童,男未冠者之称。”“龀,女绝齿也。” 也就是说“童”和“龀”的字形都是指代尚未成年且刚刚换牙的孩童。那么这种孩童一般多少岁呢?
《礼记·曲礼下》中有提到:“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古人把十岁到十七岁的少年儿童称为“龀”。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动物就是“鼠”(子鼠)、“牛”(丑牛)、“虎”(寅虎)、“兔”(卯兔)、“龙”(辰龙)、“蛇”(已蛇)、“马”(午马)、“羊”(未羊)、“猴(申猴)”、“鸡(酉鸡) ”、“狗(戌狗)”、“猪(亥猪)”。
中国人一般称换牙阶段为“龀年”、“龆年”和“幼学”,10岁以下的儿童被称为“龆龀”。具体在多少岁换牙是有一定范围的,多数孩子在5—6岁开始换牙,也有的要到7、8岁才会完成乳牙的替换,孩子在换牙期间生长发育速度很快,特别是身体的个子和体重,所以有中医理论认为“牙为骨之余”,孩子在6-8岁之间生长发育速度很快,容易长个子,也最容易长蛀牙,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龀年”。
传统中国人把8岁以下的儿童称为“童龀”,所以十二生肖里没有“龀牙”的人。另外,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属相是按农历来算的,所以一个人一生中只有唯一的属相,属相不包括其他生长发育的阶段,因此十二生肖不包括“龀牙人”。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有两个快速发育期,第一个快速发育期就是换牙期间(大约从5-6岁到10-11岁左右),第二个快速发育期就是青春期,所以换牙是人类儿童期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鲜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