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以什么为中心?
我认为是“人”,或者说“以人为本” 过去我们谈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是因为过去我们供小于求,生产能力有限,所以要想办法让顾客多买东西(消费),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销售手段和促销活动;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恰恰相反——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卖不出去,因此就需要想办法让工厂增产,于是就有了各种降成本的措施(如采用OEM方式减少自己的库存增加上游的产能利用率,或者降低人力成本等等)……但是今后呢?产能已经不再是问题,我们的产能远远大于需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恐怕得从“人”身上想想法子了。
未来企业所面对的客户不再仅仅是指消费者和个人,而是包括所有潜在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他们不仅仅需要企业的产品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情感诉求和文化诉求等深层次的需求),企业需要做好与每个人的连接。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用户忠诚度和深度合作的竞争。怎样让用户和企业形成一种长久紧密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能够持续为用户和企业都创造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核心。所以,以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用户的竞争!
如何才能获取用户并让用户为自己持久地贡献价值呢?我想只有“以人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点,因为只有人性才是永恒不变的,而一切基于人的需求而开展的营销活动才能触达用户内心深处,真正打动用户,让企业与用户形成一种长久稳定的双向互动关系。
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将是以用户为核心,以数据和算法为驱动力的新物种,是新型的组织或公司架构——人机混合组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天企业里的信息不再完全由人来处理。一个大企业动辄成千上万员工,但IT系统里运行的数据可能是数十倍、数百倍于这个人数。在阿里巴巴,不仅有近十万员工,有3、4亿用户,还有几十万卖家,平台上交易的数据以E为计算单位,如此海量的数据不可能靠人去处理。
这些数据靠什么来处理?既靠机器也靠人,靠人机混合的智能算法。
这种智能算法处理数据之后,会通过平台形成新的智能,例如对产品、服务、商业模式、规则等,所有一切都跟人机混合智能相关。在这样的“人机混合组织”中,人是智慧的机器,而机器则是硅基的员工,共同创造和提供智能服务,因此,未来企业也是以智慧云和智能服务为基础。
企业组织形式的本质是分工协同,它是由企业的产出形式决定的,而企业产出形式的变迁受到技术手段的极大影响。互联网诞生以来,其最了不起的成就是让全世界70多亿人可以实现相互连接,连接的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连接成本的降低从根本上打破了大规模分工协作的限制。人类社会将由此进入大规模连接下的大规模协同、众筹时代。因此,未来企业将进入人机融合和分布式组织共同作用下的平台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