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融违法吗?
米瑶最佳答案
自融,不犯法。 企业自融,是指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资金供给方面,以自身作为融资主体,直接开展融资的行为。 2016年5月,财政部、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债券市场行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定的通知》(财库〔2016〕169号),明确禁止各类公司利用其持有的资产或项目收益权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并特别指出,对于已经发行的,要逐步清收,限期核销。
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企业自融是违反相关规定的。 但是!这里的企业自融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自融。生活中自融就是老百姓们拆东墙补西墙的借钱方式,而这里的自融是企业以自己名义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再将资金借出的模式,本质上还是企业间借贷,只是借贷双方均为非金融企业而已。所以这种形式并没有突破国家有关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也不存在违反财政部的文件规定。
只不过,这种方式下会涉及企业之间的税收缴纳问题以及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问题,需要严格注意相关涉税事项。
企业自融,是指网贷信息中介机构涉嫌直接或变相为自身或利益关联方融资。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自融行为被明确列为禁止性行为并作为认定平台违规的评判标准之一。禁止自融,是保护投资人利益和矫正行业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属于《暂行办法》中的重要规制内容,该《办法》通过行政规章的形式将企业自融纳入了法律规制的范畴,其具有当然的禁止性效力。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有法院判决采纳了民法总则中有关“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认定以企业自融为目的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并判决由企业向投资人返还款项。
综合上述有关法律及判例,如果投资人以企业自融为由主张借贷法律关系无效的,应由企业证明其不属于自融行为,企业如果不能证明的,其借贷法律关系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企业需要向投资人返还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