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哪天成立的?
1988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将建成我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区——蛇口工业区。为了搞好园区的建设与开发,深圳市政府决定,由蛇口工业区牵头成立一个资金实力雄厚、经营功能齐全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时,国内已有武汉钢铁公司(现更名为武钢)、鞍山钢铁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而面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尚在探索之中。在组建蛇口工业园区时,如何借鉴外部的成功经验,同时又避免陷入国企改革的老路,成为关键问题。
经过反复研究,深圳市政府确定的思路是:“建立规范化的金融企业,通过市场的方式融通资金,发展相关产业”。为此,他们委托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引进国际上的金融资源和管理模式,设立一家股份制银行——平安银行。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涵盖信托、券商、保险、期货等多个领域,当时在业内素有“金融全才”之称。
1987年4月,中资保险公司恢复之际,中国信托业协会在北京成立;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证券公司——中国证券交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彼时,由于实行的是管制型的金融行业分工体系,各家金融机构只能做自家那点事,不能越雷池一步。作为新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银行的经营范围就被严格限定为“以融资为主,以商业信贷和房地产信贷为主要业务范围”。
然而,市场需要的是全能型选手。于是,平安银行一边申请增加业务品种,一边积极进行业务创新。1993年5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平安银行成为首家可以在香港开展业务并具有同业贷款授信额度的中资银行。随后,该行又取得全国首批金融租赁牌照和内地第一张外资保险公司营业执照,成为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先锋。
褚衡优质答主1986年,任正非到深圳蛇口招商局参观,在这里,他看到很多企业都有保安队,便找到一个叫“宝利来”的香港公司借招牌、用它的营业执照,在深圳龙岗区南头村租了个两层小楼,找来十几个保安,成立“深圳市宝利来投资控股公司保安服务公司”,这便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雏形。
1988年3月21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广东正式成立,在短短十年内,平安先后在深圳、北京、上海等31个省、市、自治区开设了550多家分支机构,规模和业务迅速扩张。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平安先后高薪“挖来”高亮、李源祥、潘绍平、邵培国等一大批金融界精英,并鼓励专业人员深造,聘请海外专家来平安讲学、当顾问等,使得公司中高端管理人才储备达到1.1万多人。
在“人才立司”的战略指导下,任正非为留住人才,实行“让内部人员成为股东”的策略。1994年,中国实行首肯制度,让内部人员成为股东。当时,中国平安80%员工持股,员工平均持有2%股份。
1995年,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中国平安内部按照“高激励、高回馈、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推行“股份认购计划”,使得公司的分配制度更加灵活、更具有竞争性。
正是这样的股权激励机制使中国平安“人才立司”的战略得到不断深化,也使得公司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不断赢得人才优势,形成了内部“留人”和外部“揽人”的良性循环。
正因如此,虽然从1993年开始,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展开了恶性价格战、营销战,且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人寿、太平洋,发展速度受到严重制约,但中国平安还是以“人才立司”战略和股权激励制,使公司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