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铁矿定价权么?
铁矿石价格主要是由澳巴两国的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决定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巨大,占全球铁矿石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相对贫瘠,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在铁矿石贸易中,我们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主动权。
2014年之前,国内钢厂的铁矿石主要来源于巴西和澳洲,通过船运到秦皇岛港、曹妃甸港等码头后进行卸货、加工和处理。由于当时我国冶金工业快速发展,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国内可供开采的铁矿资源相对不足,因而铁矿石进口渠道较单一,主要是依靠澳洲和巴西两条路线。
随着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利润率下滑的局面,加之近年来国内大力推动钢铁业去产能,钢材价格整体处于下行通道,对于原材料铁矿石的需求也相应减弱。而与此同时,海外铁矿石生产国却出现了产能大幅增长的势头。
除了原有的三大矿山外,海外新增铁矿石产能主要来自印度和非洲等地。其中,印度矿业有限公司(IOC)旗下哈维里铁矿项目于2011年建成投产,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则将在2015年内完成对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铁矿资产(CSA)的收购,届时将形成合计高达1.9亿吨的铁矿石产能。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和必和必拓集团在非洲赤道几内亚新建的两座铁矿项目也将逐步增产。 伴随着海外铁矿石产能的迅速扩张,未来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将主要取决于市场供应面变化的情况。考虑到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铁路基础设施完善,海运条件良好,具备全天候运输能力,因而国内钢厂通过海上运输进口的矿石资源仍将是主流。
虽然进口来源地较为单一,但国内钢厂可以通过调整采购数量和时间,以及运用期货套保手段来应对价格波动。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我国部分大中型钢厂已经陆续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对铁矿石需求的结构性和时效性有所增强。这对于应对海外市场铁矿石供给偏紧或涨价的局面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