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五行属木么?
《说文解字》云“茶,槚也。从木、在人头上”。可见古时茶之字形,是人头顶着一棵树的模样;而“茗”初文写作“昧”,“昧”从昏(日)在草上。《尔雅·释草》注云:“茗,叶细而毛多的茶。” 由此推测上古时人们对茶树的形象特征的描述是树叶小而茸毛多的灌木或小乔木,而不是现在这种高大粗壮的茶树。
再则古人把植物分为草、木两大类,“茶”属于“木”,根据现代分类学知识,树木与草本是有显著区别的,所以“茶”属“木”是不正确的。 那“茶”的字形是如何演变的呢?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载“茶,苦茶也。”“茶”字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此条古书全貌载于宋代洪遵所撰《泉谱》。
据《泉谱》所载“茶”字形状为“丄出”,即今之“芽”字。《说文解字》中“茶”字本义是“苦茶也”,段玉裁注云“茶之称,始于《神农本草》,曰‘荼’……,又曰‘茶’……二者不同字而同形……”他引用明代张自烈语“荼音途,茶芽也”。这里“荼”和“茶”同音通假。
由上可知汉代时期人们种植的茶树就是当今的茶叶。而且此时的“茶”字写法还是“芽”,说明当时的“茶”指的是茶树的嫩芽。 而“茗”字又有何来历呢?王闿运著《汉书注》引孟康语“茗,草名,可煮作茶。”也就是说汉朝时候人们认为“茗”是一种野草,可以做成食物。这倒与现今人们用茶叶做菜差不多。那“茗”字的字形又是如何演变来的呢?
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茗”字的字形变化过程。他说“茶之名,唐时有蒸青与炒青二法。蒸青团块,谓之研膏茶,以贵重者为上;炒青散叶者,谓之绿茶,味极清甘,以其价廉,民间最重。” 又云“今茶之制,有蒸青团饼茶者,有蒸青散茶者。”由此看来,唐宋时期人们食用的茶叶有两种,一种是蒸熟然后捣碎做成团块的“研膏茶”,另一种是蒸汽杀青后晒干的“绿茶”,后者又可分为“饼茶”和“散茶”。
宋朝时的“茗”字,就是现在的“茗”字。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者,南方之佳木也。”并指出“蜀地饮茶,自古至今。” 这说明到了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普洱茶已经开始普及。因为普洱生茶有浓厚的茶叶香气且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由此推知“茗”字应该是从明及清朝中期开始流行起来。原因可能是当时滇茶的销路好,人口众多,加之种植技术流传开来,导致“茗”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