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回购股票注销?
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的原因一般有几种,有的是出于价值低估的预期,有的为了稳定股价,还有的是为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公司的回购行为。 比如说公司预计未来一年业绩会大幅增长但是当前股价没有反应出来,或者当前的估值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又或者是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那么这时股价可能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些消息的刺激,所以会有下跌的风险,那么这时候公司进行适度的回购,可以提振市场的信心,降低市场对于股价的担忧,也有利于未来股价的回升;再比如说公司的股价由于各种因素持续下跌,公司股东认为当前股价严重低估,而且前景看好,为了避免未来股价进一步下跌造成更大的损失,那么此时公司就可能采取回购行为,通过增厚净资产的方式稳定股价。 至于回购后是继续持有还是注销,这要根据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司是出于价值低估预期的考虑,为了后期进行出售而进行的回购,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继续持有到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卖出;如果是出于稳定股价的需要而采取的回购措施,在短期内就不会选择减持,但长期来看还是可能会通过继续增持或注销股份的方式来稳定股东的预期。
不过根据相关规定,回购的公司债券只能用于向原股东支付对价、转让或减持以及用于偿还债务等用途,而不能直接注销。所以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像一些股权激励计划下的回购,一般都是以注销的方式进行退出,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总股本的规模来提高每股收益的水平,从而实现股票价格的上涨。 而对于回购股票后的注销,一般来说只要不存在违法情形且不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一般都会被证监会予以核准。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话,就会被认定为无效:一是未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和进行公告;二是因违规回购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或被刑事判决;三是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