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蛇多少岁?
在远古时代,人们既没有钟表也没有日历,如何计算年份和月份呢?他们发现太阳的升落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将一天划分为“昼”“夜”,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晨、昏、午、夕”,以此作为计算昼夜的长短(时间的度量)。 为了准确判断时间,人们还需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这就要说到“历法”——了。
最早的历法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他们的历法分阳历和阴历两种,阳历以月亮圆缺变化为周期,每月分为二十八天;而阴历以月亮与太阳的关系为基础,把每月分成三十天或二十九天。为了区分不同的月份,古巴比伦人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来表示日期:每个月都赋予它一个名称,从一月到十二月,这些名称与月亮的圆形、新月、半月都有一定的联系,如表一所示。 表一 月相与其对应月份名称的对照表 新月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新月 满月 初月 凸月 下弦月 残月 凸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 初三 十七 十八 二十一 三十二 十五 十九 二十三 二十九 闰三月 注:在新旧月的交接瞬间,月相有时呈现凸形有时呈现凹形,因此有了上弦月和下弦月的称谓。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并沿用至今。由于农历是阴阳合历,其每年的第一天既不是公历的元旦也不是农历的初一,而是冬至。 到了明代后期,人们开始用“生肖”纪年。这种计年的方法,与现在我国使用的公历纪年基本相同。每逢新年来临,人们总是津津有味地讨论自己的“岁数”——也就是自己在公元纪年中的实际年龄。如果想知道自己到底多少岁,只要翻开日历就能计算出来了。
不过,这样的计算方法只是适用于出生在不同公历年度的人。对于出生在同一公历年度的人来说,每年的“岁数”都一样。例如,倘若某人农历生日是十二月廿五,那么不论过了一年还是几十年,他的“周岁”都不会增加。直到他过了下一个农历生日,“周岁”才会相应增加一岁。 对于这个问题,古代的人们其实早就发现了。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是与动物联系起来——这就是“属相”的由来。每当春节来临,人们讨论的焦点除了自己的年龄外,还有自己的“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