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正常血磷值是多少?
血清磷酸盐(serum phosphorus,SP)是骨骼、肌肉等组织中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约占血清总磷的60%~85%,其余为血清游离磷酸盐(free phosphorus,FP)。两者之间的比值取决于蛋白质的含磷量:高浓度的蛋白可使SP稀释而相对保持恒定;而低浓度的蛋白可使FP浓缩而相对升高。 正常人血清总磷量受饮食摄入量、机体代谢和吸收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生理情况下,每日摄入磷300~500mg,经肠道吸收后,约有70%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被人体吸收;经肾小球滤过后,约90%以上的磷进入肾小管,由近曲小管细胞重吸收。每天排出约1250~1450mg的无机磷,其中约50%来自肾脏,另约50%源于消化道;粪中排出总量约为1.2g/d。
在检测肾功能指标时,应注意排除食物、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用磷制剂药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清磷水平以评估给药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学原理。
(一)血清总磷(total serum phosphorus,TSP) 方法学原理:
标本中的SP与显色底物盐酸苯乙醇胺(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PD)通过酶促反应产生棕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血清总磷含量成正比,可在525nm处测定,标准曲线法或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用于结果计算。 适应证: 适用于肾功能检查。
(二)血清游离磷(free serum phosphorus,FSP) 方法学原理: 采用磷钼酸钠溶液为荧光剂,与血清中的蛋白结合液混合后,在激发光作用下,对含有磷氨基酸的荧光发生基团发出绿色荧光,于510nm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以μg/L表示。由于FSP不受血浆蛋白干扰,故可直接报告结果而不需进行换算。 适用范围: 本实验可用于各种年龄患者的血清磷浓度检测,但特殊患者如严重烧伤、甲亢、维生素D中毒者及骨软化病人等的血清磷可因蛋白质合成障碍而致偏低,骨质疏松患者则常有偏高现象,须加以注意。
(三)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相关基因检测 随着对钙、磷代谢研究深入,发现1,25(OH)2D3、Cyp27B1、Cyp3A4、SLC20A2/MCT4等基因多态性与钙、磷的吸收利用和调节有关;PTH、CK、CaSR等基因的多态性可能直接影响甲状旁腺素、钙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参与钙、磷代谢的调控。因此对以上基因进行检测可为钙、磷代谢紊乱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为防治提供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