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混合型基金?

池雨池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从市场分类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于风险的问题——我们买入基金本身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买入不同类型的基金实质上是我们做出不同的风险承受力选择的结果。 在讨论“如何选择混合型基金”之前,让我们先简单的聊聊“风险”这个概念。 风险(Risk)与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经济学上定义的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来源是主观的,它取决于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和偏好。 例如在掷硬币游戏中,无论你是否知道赌徒的心思,你下注10元且每掷一次币增加10元的决策都是基于概率思考的决策,因此这是风险中性的情况。如果你因为知道对方的诡计而拒绝下注,则属于风险厌恶。

而混合策略则是同时采用两种策略,一种用来应对确定情形,另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在博弈论中,如果将个人作为理性决策的主体的时候,最优的策略一定是混合法则下的最优策略。这是因为,无论对手如何,只要你选择的策略能够应对各种可能性,你的总体收益总是最大的。 当我们在考虑购买什么样的基金产品时,其实也就是在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如果我们将市场上的基金产品比作赌博中的赌具,那么每种基金都有其对应的“风险属性”——有的风险高收益也高,有的风险低但收益也低。

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我们就可以找到与我们匹配的基金产品了。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风险厌恶的投资者,那么我们就不应当选择高风险的基金品种,如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虽然它们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如果我们坚持在风险容忍度以内的投资,我们最有可能获得的收益是最小收益和无风险收益。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得到一个最低收益保证,尽管这个收益可能并不是我们最想要的。

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比较激进型的投资者,想要追求高额的收益,那我们就可以放手一搏,选择高风险的基金产品,如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等。虽然这些基金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配置低风险资产的方法降低整体投资的风险,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 最后提一句,在选择好合适的基金类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基金的期限问题。基金的期限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这里我们谈谈开放式基金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短期理财可以选择货币基金或短期债券基金,长期理财可以结合人生阶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股票型、混合型或者指数型基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基金,时间拉长来看都具备相对稳定性。以沪深300指数为例,2005年至2019年间每年上涨幅度平均下来只有6.4%,期间最大涨幅也只有17%(2009年),最大跌幅也有-18%(2015年)。短期波动并不影响中长期曲线向上倾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的原因所在。

溥鑫云溥鑫云优质答主

1、看历史业绩:选择历史业绩较好的混合型基金,但也不能够单个时间区间做过分关注,而要分多个时间维度,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等多个层面。

2、看回撤指标:除了关注产品收益率之外,还要关注其风险指标以及风险调整后指标,比如夏普比率、最大回撤等。选择历史回撤较小、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的基金。

3、看基金管理人:混合型基金一般为主动管理型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对于业绩影响较大。可重点考察管理团队稳定性、投资实力等。

4、其他指标:也可关注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等,可选择费用较低的基金。

混合型基金的优缺点:

混合型基金优点:

1、能够在不同类型资产之间进行灵活转换。如在股票估值过高时,减少股票仓位,增加债券仓位,从而较好地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在股票估值较低时,增加股票仓位,提高基金的整体收益。

2、门槛普遍低于股票型基金,能以较少资金同时享受到基金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双重机会。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混合型基金缺点:

1、由于混合型基金投资于不同类型资产,投资者难以像投资股票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那样,较明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投资意向,例如,投资者买了股票型基金后,就能够明确表示自己看好股市,但买混合型基金之后则难以明确表达投资意向。

2、此类基金的基金经理,既需要管理股票,也要管理债券,而且要面临大类资产配置的决策,投资难度更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