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墅区有高层?

卫民卫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别墅区和高楼大厦应该是两个平行世界,永远碰不到一块的。 其实不然,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一二线城市,高容积率成为了常态。 就拿北京来说吧,2017年人均住房面积43平方米/人,比2015年下降了0.3平米/人,比上年减少1.9平米/人;套均面积为115平/套,与2015年相比减少了6平/套。也就是说住在北京的人越来越多,住的房子却一年比一年小了。

那么人均住宅面积和套型面积都降低了,多出的那些土地用来盖什么房子呢?答案就是高层。 北京这几年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预测到2040年北京的老龄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9%(超过三分之一),到那时候每年光养老、医疗支出就接近万亿。 而建设更多的保障房和租赁房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土地又不够了怎么办?那就只能推高地价,让开发商去商业上想办法咯!于是北京土拍再创新高,地价翻番。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上海,根据规划到2020年上海住宅土地供应要在2015年基础上增加一倍,而住宅用地仅占建设用地的3成左右。面对巨大的供需差,上海也是祭出了限地价、控房价的神技。

一线城市土地供应量急剧减少的同时,二线城市也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武汉。 按照城市规划,东湖高新区将要建一座地铁小镇,也就是建在地铁口附近的房屋,预计建成后将有20多万居民入住。然而这样一个规划却遇到了难题,因为按照规定,地铁口500米之内是不能建高档住宅的。 于是开发商就钻了这个空子,在离地铁站不远的地方圈了一块地,打算建一个占地将近30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其中纯商品房部分只有8万多平方米,剩余的10多万平方米是配建给单位的限价房。

显然这样的操作是很讨巧的,毕竟只要不搞出容积率低于1.0的鬼魅楼盘,就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所以你看啊,不管是稀缺还是过剩,无论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最终伤害的都是普通购房者。

雷冰峰雷冰峰优质答主

1、和地形有关系

一些别墅区建在山坡上,对于建筑限高18米的居住地块,别墅在坡下,高一些的楼在坡上。比如上风上水·花郡,位于西山森林公园脚下,北侧地势较高,建有6栋25—35层的小高层及高层住宅。

2、和容积率有关系

根据规定,容积率不超过1.0的才能叫别墅。但是,土地是国家的,怎样更有效率地利用土地,从取得土地成本的角度出发,开发商也想充分利用土地指标。容积率低于1的地块,多建几栋楼也无妨。比如,泰禾·长安世家建有独栋、双拼、叠拼等墅质类产品,同时也有11—15层高的电梯洋房,因为其规划中的别墅为叠拼及小户型独栋,土地容积率不高,有空间建造低密度、低容积率的电梯花园洋房。

3、满足刚性需求

别墅的消费人群,大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而他们的子女进入婚恋年龄,买普通商品房,觉得不能凸显家族的显赫和富有;若按辈分,住进父母的别墅之中,也确实有点别扭。一些别墅区为这部分人提供18层以下的花园式洋房、大宅,满足他们的刚性住房需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