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子五行属什么?
梵姓,中华姓氏之一。属于复姓或赐姓,其源出古印度的婆罗门种姓。据《汉书》记载,西汉大博陵侯梵融和他的弟弟西域都护梵衍,是汉朝时期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个梵姓外国人;而东汉时期的梵升则是被记载入史书的首个“蕃客”(来华外国人的统称)。
隋朝时,有印度人叫伐丹那,在江南一带传播佛典,隋炀帝特命令他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创办译经院,主持翻译佛经。他的后裔以中国为家,定居金陵(南京),改为汉姓范氏。到了宋朝又有一支外番商人来到江浙沿海,仕宦经商者日多,其中不少人在江浙定居繁衍,逐渐与中国当地人家融合了。 另据明嘉靖时人王应麟著《姓氏考略》载,元人苏天爵所撰《滋溪文稿》中,有“西域梵姓,世为贵种”之语,表明至迟在元朝已有梵姓之人入居中国并成为当地望族了。
我国的梵姓历史相当悠久,至少在隋炀帝时就已经存在,而到唐朝时则已成为中原地区较为普遍的姓氏之一。不过这一姓氏分布极不均衡,主要是在南方和江浙一带流传。 据史籍记载,南宋末年和明朝中后期,都有外番商人乘船到南京(当时称江宁)、杭州贩卖香料,并在此地购买中国土产。他们所住的街道因而得名香厂、洋行街等。这些商人大多是来自印度的婆罗门种姓的人,以种植香草和提炼香料为生,他们的后代大多改为中国的汉姓,有的还加入了中华儒学,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