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肖有哪些?
12个金猪年 第一个是“真金不怕火炼”的意思,出自《荀子·劝学》篇中“百锻为赤,坚刚不已;千淘万漉,莹彻不晦”的诗句,比喻无论受到什么样的考验、挫折都能处之泰然。 在封建王朝时期,只有皇帝和太子等有权佩戴“真金”。至于百姓们想要拥有真金的话,只能到寺庙中去请购金佛或者到金店中购得黄金制品。因此古人常以“真金”来暗喻自己身份尊贵的意思。在宋代诗人毛滂所作的《无题·其三》中有提到“绣屏深掩香闺”,这里的“香闺”就代指女子所居之处,而“绣屏”则是代指门帘。整句话的意思是男子无法进人女子的房中,就像无法把黄金献给帝王一样,暗示自己的爱情无法得到圆满。
第二个金猪年是“金玉满堂”的简称。这个成语最初出现于《庄子·秋水》篇之中,原意是指财富全部聚集在家里,而引申义则指享有多方面的荣誉和成就。 第三个金猪年是“金石之交”的意思,语出《礼记·曲礼上》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而远之,不远而诛。”意思是说与朋友相交应当像磐石与金属般坚固且真诚。 第四个金猪年是“金科玉律”的简版,泛指不能变更的信条。
第五个金猪年是“金榜题名时”的简称,用来指代金榜题名之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崔颢《榜上题名后作》诗的第一句中,整句话为“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六个金猪年是“金玉良言”的简称,意为价值超过钻石的语言。多用于表达父母对儿女的叮嘱、领导对下属的教诲以及朋友之间的劝告等含有教育意义的言语。 第七个金猪年是“金瓯无缺”的简称,比喻国土完整,不出任何差错。这源于我国古代盛酒的器皿“觥”的形状类似圆形,上有流杯口,下有方形底座,而“觥筹交错”这句成语最早便出自苏轼所作的《送王郎》一诗,原诗句为“人生何处不离群,别君何故轻回首。世事浮云何足问,金瓯无缺真吾土。” 宋·杨万里也有相似的句子“欲将沉醉换悲秋,清夜如何度此愁。金瓯月缺难终始,玉笛声残未罢休。”
第八个金猪年是“金碧辉煌”的简称,形容建筑物等富丽堂皇。这种色彩搭配最早来源于佛教建筑的颜色使用上。根据佛教经典记载,佛教寺院大都在西北方向开一个大门,这是因为阳光由东向西倾斜,这样布局能够保证寺院受到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从而具有了光明与辉煌的含义。到了元朝的时候,佛教的戒律已经不再那么严格,很多宫殿开始使用琉璃瓦和油漆等涂饰材料,于是“朱甍(méng)曜日”“丹楹刻桷(jué)”就成了“金碧辉煌”的代替语。 第九个金猪年是“金紫光禄大夫”的简称,是汉代设置的官职名称。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设有大鸿胪、大行令、典客、奉常等官职,而“金紫光禄大夫”就是行大鸿胪事的官员称谓。 第十个金猪年是“金貂换酒”的简称,这里“金貂”指的是“汉宫侍卫”头上的装饰品。由于汉朝的规矩是皇帝和太子才能佩戴金首饰,所以大臣们若是佩戴这样的饰品,就有被问罪的风险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后来大家以“金貂换酒”来表达自己清贫的生活态度。唐·白居易也曾有“只将醉袖拂风尘,岂料骄豪倾性命。金貂换酒无处买,却倩冰池柳絮吹香尘。”的句子。 第十一个金猪年是“金榜挂名”的简称,同“金榜题名时”。 第十二个金猪年是“金玉良缘”的简称,比喻男女很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