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原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世界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尚书·洪范》指出: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后来“五行”被借用为五个项目或五项事务的意思。比如佛教有“五明”,指的是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和外明;中医有“五味”“五劳七伤”等。这里的“五行”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含义。
古人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构成,并以此作为养生准则,创制了五行休王图,指导人们按照四季的更替和五行的运转来安排生活与劳作。
到了现代,中医学理论中保留了五行学说的精华部分。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五行代表着五脏——肝心脾肺肾,它们分别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这个“五行”已经脱离了原始的意义,而成了比喻的象征。 在中药学里,也有很多药物归入不同的“行”里。比如说,解表药分桂枝行、麻黄行、紫苏行等等;清热药有栀子行、菊花行……这些药物都被归类在了它们的“行”里。
不过,这种归类只是方便划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将药物分门别类,是为了让药物更加直观地分类管理。因为同一种类药物往往具有相同的药性。 现代研究认为,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古代朴素的系统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在现代医学面前,它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其中的许多观念还被沿用至今,但是作为宇宙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解释,它的确已经过时了。